首先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以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为准,包含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等。具体计算时,若劳动者月工资不固定,可按照对应月份的应得工资计算。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期限最长为11个月。若用人单位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都要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不再适用双倍工资赔偿。
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应得工资×未签合同的月数。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工作了8个月未签劳动合同,那么双倍工资差额为5000元×7个月(扣除第一个月的宽限期)= 35000元。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自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起算,最长十一个月。
满一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获得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的具体数额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以及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若因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离职等符合支付经济补偿情形的,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主张赔偿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同时需注意仲裁时效限制。一般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