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出勤月工资计算
月工资标准: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收入。
日工资计算:月工资标准 ÷ 21.75天(月计薪天数)。
实际工资计算:日工资 × 实际出勤天数。
示例:若月工资为6000元,日工资约为275.86元(6000 ÷ 21.75)。若当月出勤20天,则当月工资为5517.2元(275.86 × 20)。
二、加班工资计算
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
加班工资 = 月工资基数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1.5倍。
示例:月工资6000元,工作日加班2小时,加班工资为103.45元(6000 ÷ 21.75 ÷ 8 × 2 × 1.5)。
休息日加班(不能补休):
加班工资 = 月工资基数 ÷ 21.75 × 加班天数 × 2倍。
示例:月工资6000元,休息日加班1天,加班工资为551.72元(6000 ÷ 21.75 × 1 × 2)。
法定节假日加班:
加班工资 = 月工资基数 ÷ 21.75 × 加班天数 × 3倍。
示例:月工资6000元,法定节假日加班1天,加班工资为827.58元(6000 ÷ 21.75 × 1 × 3)。
一、法律未规定事假上限,但用人单位有管理权
法律空白:
《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未对事假天数作出统一限制,仅规定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工资(无薪假)。
用人单位自主权:
事假天数通常由用人单位通过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约定。例如:
部分单位规定员工每月事假累计不超过3-5天;
部分单位规定全年事假累计不超过15-20天;
特殊岗位或行业可能设定更严格限制(如销售、客服等需保证出勤率的岗位)。
二、事假天数影响年休假资格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若员工满足以下条件,不再享受当年年休假:
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
且单位未扣除事假期间工资。
例外情形:
若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但单位已扣除对应事假工资,则仍享有年休假资格。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