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6-17 更新12篇文章 被阅读0次
侵权精神赔偿是指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在网络侵权案件中,平台方的责任如何界定?根据《侵权责任法》和《网络安全法》,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如果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平台在接到侵权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在明知用户行为侵权的情况下未采取行动,可能会被认定为有过错,需承担连带责任。但若平台能证明自己并无过错,如已尽到审核和管理义务,可能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相关法条: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 ...... 【 浏览全文 】
侵权赔偿的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法定情形?1. 权利人主张权利:当权利人向义务人明确表示要求其履行赔偿责任时,诉讼时效将中断。这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通常需要有证据证明。2. 义务人同意履行:如果义务人承认其侵权行为并承诺赔偿,无论是否实际履行,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 提起诉讼或仲裁:一旦权利人向法院提起侵权赔偿诉讼或申请仲裁,诉讼时效将中断,从判决或裁决生效后重新开始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 ...... 【 浏览全文 】
2019年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什么?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等无形损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的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法的组成部分,是侵权责任中的一个具体形式,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之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法的组成部分,是侵权责任中的一个具体形式,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之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它与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一起,构成了侵权责任的基本形式。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主要是对精神性人格权损害的民事救济手段,保护的对象是名誉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性自主权 ...... 【 浏览全文 】
2019年精神损害侵权行为的案例2017年10月17日,某蛙公司在其“甲音乐网”举行“国内歌坛十大丑星评选活动”,将臧某列为候选人之一,同时还有其他歌星共30人。评选活动同时在乙网站音乐频道进行互动链接。11月13日,评选结果在上述两家网站公布,臧某以16911票当选“十大丑星”之一,位列第三名。臧某认为,这两家公司未经自己同意,擅自使用自己的照片,并加文字介绍,将自己列为候选人,在文中出现“要嫁就嫁臧某,但怎么也没看出来广大适龄未婚女青年有什么重大举措”等调侃内容,并在评选期间遭到网民的随意攻击,两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名誉权,给自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影响了自己的声誉,构成侵权行为,故提出索赔 ...... 【 浏览全文 】
我国法律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已经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的确定,已经由原先的保护部分人身权和人格权扩展为保护人身权和人格利益,因为我国法律已经有了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具体准确界定,所以本文将以该解释简单介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颁布的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解释》)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四种情形:一是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二是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三是 ...... 【 浏览全文 】
一、法官酌量原则这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基本原则,它赋予法官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依自由裁量权,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自由裁量权不是无限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法官可以在确定赔偿金数额时可以随心所欲,主观臆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规定:“公民提出精神损失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其中“酌定”二字,就是指法官酌量原则。二、区别对待原则在法官自由酌量原则的基础上,在具体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时候,必须对精神损害的不同利益因素的损害予以区别对待,根据其不 ...... 【 浏览全文 】
一、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痛苦的产生有两个来源:一是侵害自然人人体的生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时,给权利主体造成生理上的损害,使其在精神上产生痛苦。二是侵害自然人心理的心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的人身权利时,侵害了人的情绪、感情、思维、意识等活动,导致人的上述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产生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伤、抑郁、绝望等不良情感,造成精神痛苦。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是指自然人、法人维护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的活动受到破坏,因而导致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造成损害。这种损害,首先不以民事主体是否具有生物形态而有所不同,而是自然人、法人均可造成这种损害;其次,自 ...... 【 浏览全文 】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等无形损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的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法的组成部分,是侵权责任中的一个具体形式,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之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法的组成部分,是侵权责任中的一个具体形式,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之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它与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一起,构成了侵权责任的基本形式。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主要是对精神性人格权损害的民事救济手段,保护的对象是名誉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性自主权以及一般人格权和身份权。这 ...... 【 浏览全文 】
侵权精神赔偿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精神损害赔偿形式实际上包括对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和对精神痛苦的赔偿。前者称之为精神利益损害赔偿,后者称之为抚慰金赔偿。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将上述两种精神损害赔偿都称为精神损害抚慰金。这种做法当然有其根据,但不利于区分两种不同的精神损害赔偿的界限。应当看到,精神损害赔偿中的精神利益损害赔偿和精神痛苦的损害赔偿,虽然都是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它们的性质还是不同的。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是对精神性人格权中的精神利益受到损害的赔偿。精神痛苦的损害赔偿则是对受害人因为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受到侵害,在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所进行的救济精神利益损害赔偿的作用对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 ...... 【 浏览全文 】
2017年10月17日,某蛙公司在其“甲音乐网”举行“国内歌坛十大丑星评选活动”,将臧某列为候选人之一,同时还有其他歌星共30人。评选活动同时在乙网站音乐频道进行互动链接。11月13日,评选结果在上述两家网站公布,臧某以16911票当选“十大丑星”之一,位列第三名。臧某认为,这两家公司未经自己同意,擅自使用自己的照片,并加文字介绍,将自己列为候选人,在文中出现“要嫁就嫁臧某,但怎么也没看出来广大适龄未婚女青年有什么重大举措”等调侃内容,并在评选期间遭到网民的随意攻击,两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名誉权,给自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影响了自己的声誉,构成侵权行为,故提出索赔经济损失65万元、律师费10 ...... 【 浏览全文 】
精神损害赔偿的三种不同功能1、精神损害赔偿的补偿损害功能尽管精神损害不是现实的、有形的损害,但它毕竟是一种损害事实。法律肯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就是要肯定其补偿对受害人的作用。因此,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填补损害功能,不可否认。2、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功能惩罚性(或称制裁性)的来源是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仅不能因自己的侵权行为而得到任何经济上的便宜,还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裁职能可以刺激侵权人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这种赔偿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近现代法律分工,刑法担负惩罚职责,民法主要担负补偿职责。3、精神损害赔偿的抚慰功能精神损害赔偿的抚慰功能相当于国外学说中的满足功能和克服功能。金钱作为价值和权 ...... 【 浏览全文 】
侵害物质性人格权,造成精神痛苦损害的,也应当进行精神损害赔偿。这种精神损害赔偿就是抚慰金赔偿。物质性人格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在这三种权利中,最主要的利益是非财产性的利益,即人之所以作为民事主体所应当具备的物质性人格基础。精神损害赔偿有其独自的适用范围,这就是对精神性人格权和身份权侵害的救济上。对于精神性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损害救济,基本的责任方式就是精神损害赔偿。对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精神损害赔偿也要参与调整。精神利益损害赔偿的范围:一是侵害一般人格权;二是侵害名誉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隐私权、信用权、性自主权、荣誉权;三是侵害其他人格利益;四是侵 ...... 【 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