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行政诉讼时效

更新时间2024-12-12 更新15篇文章 被阅读0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诉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2025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2025年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归纳如下: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原告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起诉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起诉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起诉方式】行政诉讼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的起诉流程简单归纳如下:1、确定管辖法院;2、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载明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要素;3、法院审查起诉状,若符合起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条件归纳如下:1、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且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 ...... 【 浏览全文 】

    法定的行政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 法定的行政诉讼时效最长是二十年。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而其他类型的案件,则是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实质权利义务受到被诉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提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理由。4、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5、提起诉讼必须在法定起诉期限内进行。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起诉条件】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的最长时效是多久?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的最长时效主要分为两种情形:一般情况下的最长时效:对于大多数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是行政诉讼时效期限的一般规定。涉及不动产案件的最长时效: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其最长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十年。即,如果案件涉及不动产,且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起诉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起诉的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资格:原告需为合法权益受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被告明确性:需有具体的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作为被告。3、诉求与依据:明确的诉讼请求及相应的事实根据。4、管辖与范围:案件需符合受案范围且由适当法院管辖。5、时效要求:遵守法定的起诉期限限制。【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原告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起诉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 【起诉方式】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 ...... 【 浏览全文 】

    2024行政诉讼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行政诉讼的一般起诉期限是六个月。对于不动产案件和其他长期未起诉的案件,法律规定了更长的起诉期限。而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其起诉期限则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最长可达二十年。相关条例: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超过起诉期限如何处理?行政诉讼超过起诉期还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但是,超过诉讼时效不会消灭当时人的起诉权,当事人还是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哪些?1、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1)支 ...... 【 浏览全文 】

    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可以分为哪几类?1、一般的诉讼时效一般的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88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法 ...... 【 浏览全文 】

    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吗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只有国家能征收集体土地,而征地由相应行政机关实施的,所以因征地补偿纠纷提起诉讼的,是属于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 【 浏览全文 】

    行政诉讼由哪些要件构成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也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故也不能成为被告。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 ...... 【 浏览全文 】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