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逃税是否属于偷税罪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偷税罪。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逃税行为符合上述条款的描述,增值税逃税属于偷税罪的范畴。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也明确指出,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账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该条文同样适用于增值税逃税行为。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印花税等小税种偷逃是否涉及此罪?
偷逃印花税等小税种的行为可能构成逃避缴纳税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税款”并未明确限定为特定的大税种,而是包括所有应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印花税、契税等小税种同样属于其中。逃避这些税种的缴纳,只要满足上述法定条件,即偷逃税款数额和占比达到一定标准,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也对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印证了无论何种税种,只要是故意逃避缴纳税款,都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3. 印花税等相关税种的具体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关于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印花税缴纳义务的规定,也是判断偷逃印花税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
哪些税种的逃税行为构成偷税罪?
偷税罪主要指的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根据《刑法》和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非所有税种的逃税行为都会构成偷税罪,但涉及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已改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
如果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其他纳税资料,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其行为就可能构成偷税罪。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如存在上述违法行为且达到法定标准,将可能构成偷税罪并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增值税逃税行为在我国法律中被明确规定为偷税行为,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如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比例达到法定标准),即构成偷税罪,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在此提醒各位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和单位的基本义务,任何试图逃避税收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