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合同违约金的数额一般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但法律对于违约金的数额有一定的限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通常,合同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就业合同和劳动合同并不相同。
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签订就业协议的一种书面合同,其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依据的是《劳动法》和《合同法》。两者的主体、内容、签订时期和效力都存在差异。
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而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以上是关于“就业合同违约金一般有多少?”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