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消除个人犯罪记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其犯罪记录依法予以封存,非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得解封并对外提供。此外,如果当事人被宣告无罪,或者经过再审改变原判决,未认定有罪的,其犯罪记录也应予消除。
对于被特赦的人员,虽然犯罪事实仍然存在,但因其已被国家免除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其犯罪记录在社会信用评价、就业等方面不应受到不利影响,实践中通常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条规定了特赦制度,虽未直接涉及犯罪记录消除,但特赦后在社会生活中应得到合理对待。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
犯罪记录对就业有何影响?
犯罪记录对个人的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分行业或职位对于从业人员的品行要求较高,如果存在犯罪记录,尤其是与所应聘职位相关的违法犯罪记录,可能会被限制或者禁止从事此类工作。
1. 对于特定行业,如教育、司法、公安、金融等行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信息处理等敏感岗位,录用单位通常会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如有犯罪记录,特别是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秩序、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犯罪记录,可能会影响其录用资格。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罪犯在服刑完毕或者被赦免后,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职业领域完全开放,因为某些特定行业的准入条件本身就包含了不得有犯罪记录的要求。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罪犯在执行刑罚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就业、升学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2. 《教师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 公安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对于公民因就业需要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出具。
4. 各行业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也可能对此有所规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个人征信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金融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包括是否存在犯罪记录等不良信息。
犯罪记录虽然不影响基本公民权利,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特别是在特定行业和岗位,仍可能构成实质性障碍。
法律体系中对于消除个人犯罪记录的规定相对有限且严格,但在未成年人犯罪、特赦以及被宣告无罪或改判无罪的情形下,犯罪记录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封存或保护,从而减少对当事人未来生活的影响。如有具体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准确了解自身情况下的法律规定和可能的操作途径。
『温馨提示』想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您陷入法律纠纷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律师帮助!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