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犯罪记录对名誉权和隐私权有哪些侵害?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22 浏览:
导读:犯罪记录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信息,不当公开或使用可能对个人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侵害。犯罪记录不仅包括已定罪信息,还可能包含嫌疑、调查等未最终确定的信息。未经合法程序和权限,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随意泄露、传播或利用他人的犯罪记录,否则将构成对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

犯罪记录对名誉权和隐私权有哪些侵害?

1. 名誉权侵害:犯罪记录通常带有贬损性,若非经法定程序公布或在必要范围内使用,可能会误导公众对个体的社会评价,对其名誉造成负面影响。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2. 隐私权侵害:犯罪记录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受到法律保护。《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犯罪记录中包含了个人身份、行为历史等敏感信息,未经授权的收集、使用、公开均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自然人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犯罪前科对租房、购房是否有阻碍?

犯罪前科对租房、购房的影响并不直接明确地体现在法律法规中单纯从法律角度而言,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在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下,依然享有租房和购房的权利在实际操作中,房东或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对租户或购房者的背景进行审查,其中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尤其是在某些高端小区或者物业管理严格的社区,他们可能会以维护小区安全与和谐为由,对有犯罪前科者持谨慎甚至拒绝的态度。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公民的刑事责任,但并未明确规定犯罪前科对公民民事权益如租房、购房权利的影响。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这意味着任何公民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都应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包括租赁和购买房屋的权利。

3. 关于犯罪记录查询和使用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该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但对于成年人犯罪记录如何影响其正常生活,并无明确规定。

4. 在一些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中,例如《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虽然强调了要保护承租人和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但并未明确禁止房东或房地产中介机构因租户或购房者存在犯罪前科而拒绝交易。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有犯罪前科的人士进行租房或购房活动,但在社会实操层面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对于犯罪前科信息的采集、使用以及对相关人员权益的保护等问题,需要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犯罪记录的非法获取、使用和公开,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与隐私权,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建议有关单位和个人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涉及犯罪记录的信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人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疑问,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