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6-28 浏览:
导读:重大疾病医疗过失是指在针对重大疾病的医疗过程中,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由于疏忽、懈怠或其他不当行为,导致患者受到不应有的伤害或损害,或者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

  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医疗常规或诊疗规范;

  2、医疗行为是否存在疏忽或懈怠;

  3、医疗行为与患者受到的伤害或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医疗行为是否导致了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显著下降。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

如何预防重大疾病医疗过失的发生?

  预防重大疾病医疗过失的发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常规和诊疗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能,增强责任心和风险意识。此外,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与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如何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重大疾病医疗过失?”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