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虚假诉讼罪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9-13 浏览:
导读:刑事案件调解需要遵守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虚假诉讼罪是否可以进行调解?”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虚假诉讼罪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虚假诉讼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虚假诉讼案件作为公诉案件,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可以达成和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虚假诉讼罪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虚假诉讼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虚假诉讼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方式: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进而提起民事诉讼。

  2、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即故意编造虚假事实并发起民事诉讼,目的是干扰司法秩序或严重侵犯他人权益。

  3、客观方面:行为人所实施的虚假诉讼行为必须具备实质性的危害后果,即导致司法秩序受到破坏,或者使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了严重损害。

  4、发生领域:虚假诉讼罪中的诉讼限定为民事诉讼,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完整的民事诉讼流程。向仲裁机构提起虚假仲裁的行为,不适用该罪规定。

  5、犯罪主体: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以上是关于“虚假诉讼罪是否可以进行调解?”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