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标准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6-23 浏览:
导读:虚假宣传本身就是属于欺诈的行为,虚假宣传的目的是误导、欺骗消费者,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对虚假宣传处罚有规定,依情节轻重有多种处罚。下面是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标准,一起来了解下。

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标准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虚假的宣传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判断虚假宣传标准是以客观事实为认定标准,其宣传内容必定是假的、不实的。引人误解的宣传是以消费者、用户的主观判断为标准,即使宣传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却产生了引人误解后果,仍然是违法的。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违反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此外,虚假宣传获利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以虚假广告罪立案。根据《刑法》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标准

虚假宣传怎么赔偿消费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例如,消费者购买到与宣传功效不符的保健品,可依此维权。

  同时消费者因商家虚假宣传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若该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消费者可以主张退货退款,商家应依法及时处理。

  若因商家虚假宣传所涉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商家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