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和抗诉有哪些区别?
一、主体不同
申诉:主体通常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他们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满时,可以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诉。
抗诉:主体是特定的检察机关,即人民检察院。当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时,会提起抗诉。
二、对象和理由不同
申诉: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申诉不需要特定的理由,只要当事人对判决、裁定不满即可提出。
抗诉:对象通常是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二审抗诉),或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再审抗诉)。抗诉必须基于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这一理由。
三、提起方式和途径不同
申诉:提起方式相对灵活,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诉既可以通过原审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去二审法院提出。
抗诉:只能通过书面方式提出,且必须通过原审法院进行(但抗诉书需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且抗诉针对的是未生效判决时,是由上级法院受理)。
四、法律后果不同
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它不能停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即使提出了申诉,原判决、裁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继续执行。
抗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针对未生效判决时)或再审程序(针对已生效判决时),导致一审判决、裁定不能生效,需要重新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申诉和抗诉哪个成功率高?
申诉和抗诉的成功率难以简单比较,无法确定哪一个更高。两者的成功率都受到案件具体情况、证据充分性、法律程序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律程序来评估申诉或抗诉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律师资源,助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