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

更新时间2019-11-27 更新7篇文章 被阅读0

徇私舞弊是故意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因此主观方面不同。徇私枉法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代表利用职权做事,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假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客观方面的区别是前者在客观上须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后者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司法职权徇私舞弊,对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迫诉或者颠倒黑白证据,做枉法裁判的行为。

    “徇私枉法”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徇私枉法"的认定主要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且出于私利或者偏袒他人的目的;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行为,如伪造证据、隐瞒真相、枉法裁判等。此外,这种行为必须对司法公正造成了实际影响或者产生了严重后果。【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明确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也对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做 ...... 【 浏览全文 】

    如何区分徇私枉法行为与受贿犯罪行为?1. 徇私枉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或者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其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因私利而违背了公正司法的职责。2. 受贿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其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即公职人员是否因为接受了贿赂而为其提供不应有的利益。相关法条:《中华人 ...... 【 浏览全文 】

    何种程度的“为亲友谋利”可被视为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公职人员应当公正廉洁履行职责,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友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例如,在行政审批、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等过程中,公职人员若为亲友获取优于他人的待遇,且这种待遇明显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或者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就可能被视为违法行为。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会被视为违法行为: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亲友财物,为其谋取利益。2. 违反规定为亲友在工程承包、土地使用权出让、企业经营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3. 通过其他方式滥用职权,使亲友获得不正当利益,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 ...... 【 浏览全文 】

    徇私枉法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2)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实事、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3)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的;(4)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 ...... 【 浏览全文 】

     在司法实践中,徇私枉法罪和徇私舞弊罪存在很多的共同点,给大家造成混淆,在案件审查中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了解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大律师网小编就从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来给大家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 从构成要件来看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罪的区别 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1)主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2)客观行为不同。徇私枉法罪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舞弊罪则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 ...... 【 浏览全文 】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罪在选择上如何区分?两个罪责哪个比较严重?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徇私枉法罪量刑大于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罪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徇私枉法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是明知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 ...... 【 浏览全文 】

      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标准与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这两个罪名在大家看起来区别不大,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说一说。一、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标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3)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 ...... 【 浏览全文 】

8

徇私枉法罪与相关法律讲堂推荐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