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位骗取出口退税的罚款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及《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单位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首先应追缴其骗取的税款,并按骗税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进行罚款。如果骗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不仅面临高额罚款,相关责任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如何认定单位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
认定单位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和判断:
1. 行为主体: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行为的实施主体是单位而非个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2. 主观故意:单位存在骗取出口退税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不符合享受出口退税条件或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获取不应得的出口退税款。
3. 实施行为:单位采取了伪造、变造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凭证;虚开、买卖、借用上述凭证;以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4. 损害结果:单位的骗取行为已实际导致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流失,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20号)对单位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单位犯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对于单位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我国法律采取了严格的打击措施,不仅追缴被骗取的税款,还会按照法定标准进行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承担刑事责任。任何单位在从事经营活动时都应当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合法合规经营,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同时,也建议单位在遇到涉税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咨询,确保自身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大律师网,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