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职务犯罪自首是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17-12-30 18:06:07 浏览:0
  职务犯罪自首怎样认定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职务犯罪的自首认定作出了准自首和职务犯罪中单位自首认定作出了如下规定:
  职务犯罪自首是如何认定?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适用一般自首的规定,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其特别之处在于,在职务犯罪中,我们要如何认定准自首和单位自首。以下将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职务犯罪自首是怎么认定的。

  职务犯罪自首怎样认定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职务犯罪的自首认定作出了准自首和职务犯罪中单位自首认定作出了如下规定:

  关于职务犯罪准自首的认定问题

  所谓准自首,即以自首论的情形。当犯罪分子不具有自动投案的情节,但由于交代了办案机关没有掌握的其他罪行,从而使案件得以侦破的,应当视为自首,即以自首论。

  基于职务犯罪案件的实际,《意见》对职务犯罪分子没有自动投案但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规定了两种以自首论的情形:

  一是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未掌握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

  二是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

  关于职务犯罪单位自首的认定问题

  此次,《意见》对单位犯职务犯罪的自首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认定成立单位犯罪自首除与自然人犯罪一样,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条件以外,还有一个单位自首的主体确定问题,即单位犯罪后谁有资格代表单位自首的问题。

  单位犯罪后自动投案的主体只能是单位中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能够代表犯罪单位意志,其自首行为应视为单位自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作为除单位负责人以外的领导层成员负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其所主管的工作范围内代表着单位的意志,其自首行为也应视为单位自首。

  因此,《意见》规定,对于单位犯罪有两种情况可以认定为单位自首:

  一是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而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

  二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

  对于单位成立自首的情况下,其效力是否及于个人,《意见》作了肯定的规定,但以个人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罪行为条件。《意见》规定,单位自首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未自动投案,但接受调查时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的,可以视为自首。如果拒不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或者逃避法律追究的,就不能认定为自首。单位没有自首的,其直接责任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的,对该直接责任人员应当认定为自首。

  对于职务犯罪的自首,应当在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同时是单位犯罪或者具有准自首情节。针对一些职务犯罪,自然人可以构成,单位同样也可以构成。于是,在对职务犯罪自首进行认定时,某些时候就需要区分情况进行。以上就是大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职务犯罪自首是怎么认定的的内容。
(编辑:寒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