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行政不作为在行政诉讼时效内如何认定?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10 浏览:
导读:行政不作为认定在行政诉讼时效内,主要涉及对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行为的司法审查。法院需根据原告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履行请求、行政机关是否存在应当作为而未作为的情况以及该不作为是否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行政不作为在行政诉讼时效内如何认定?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于应当实施的行政行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实施,或者拖延实施的行为。在行政诉讼时效内认定行政不作为,首先需要确认原告在法定时限内向行政机关提出了履行法定职责的申请,并且行政机关对此具有明确的法定职责。其次,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在合理的期限内没有启动相应程序或采取实际行动,即构成行政不作为。最后,该不作为必须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际损害或有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否则即使行政机关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形,也可能不被法院认定为行政不作为。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六条也规定了认定行政不作为的具体情形和要求。

行政诉讼中如何界定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是指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在应当履行职责时,无正当理由逾期未予履行或拒绝履行的行为。在行政诉讼中界定行政不作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行政主体具有法定职责:首先,需要确定该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特定事项具有管理、监督、保障、服务等法定职责。

2. 应当履行而未履行:其次,要看该行政机关在接到相对人的申请、请求或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现应处理的事项后,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启动相应的行政程序或者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

3. 存在不履行的事实:即行政机关对于其应当履行的职责没有实际履行,包括但不限于拖延履行、拒绝履行、消极不作为等形式。

4. 不存在合法合理的抗辩事由:行政机关未能履行法定职责并非基于法定或者合理的理由,如不可抗力、紧急情况或其他合理原因。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人民法院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人民法院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时,可以从是否符合上位法、是否存在不作为等方面进行审查。”

3. 各部门法中涉及行政机关具体职责的相关条款,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也都是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存在行政不作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需提供哪些证据材料?

在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时,原告需要证明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未履行该职责以及其自身权益因此受到了实际损害。具体的证据材料应当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进行提供,以证明行政不作为的存在。

1. 证明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责的证据:这通常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明确显示行政机关对特定事项负有处理、决定或监管等义务的具体规定。

2. 证明行政机关未履行职责的证据: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原告向行政机关提交的申请书、请求书或其他形式的诉求记录;行政机关出具的收文回执、告知书或者任何表明行政机关已知晓诉求但未在法定期限内予以回应的相关文件;以及与行政机关沟通交流的记录(如邮件、短信、电话录音等)。

3. 证明原告合法权益受损的证据:例如,由于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等情况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损失评估报告、医疗证明、鉴定意见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一款也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这些法律规定为提起行政不作为诉讼时所需提供的证据材料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行政诉讼时效内认定行政不作为,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案情和证据材料,对行政机关是否有履行职责的义务、是否在合理期限内履行、以及不履行职责是否导致相对人权益受损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我们应当协助当事人充分举证,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答,请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