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权益受损是否一定涉及诊疗过失?
根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医疗损害责任主要包括医疗技术过失责任、医疗产品责任以及医疗机构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等。诊疗过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情形。
如果患者的权益受损是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上述过失行为,则构成诊疗过失;但若患者的损害是由于医疗产品的缺陷或者医疗机构在非诊疗活动方面的管理不当(如医院感染防控不力、就医环境安全问题等)造成的,则不属于诊疗过失范畴,而应按照相应的产品责任或公共场所管理人责任来处理。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同法第五十九条:“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如何举证证明医疗过失的存在?
在医疗纠纷中,证明医疗过失的存在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医疗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首先,需要证明患者所遭受的损害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这通常通过病历资料、医疗检查报告、病情发展记录等证据材料来体现。
2. 医方违反诊疗规范:其次,需证明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未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进行诊疗活动。例如,误诊、漏诊、用药错误、手术失误、术后处理不当等。
3. 医方具有过错:医方的过错既包括主观故意也包括疏忽大意,即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一部分通常需要结合行业内的诊疗常规、专家意见等进行评判。
4. 损害结果的具体量化:最后,还应举证证明由于医疗过失导致的患者具体损失,如医疗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确立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过错责任原则。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也指出:“患者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并且第七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应当说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与患者的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
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及家属可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等方式,借助专业机构和专家意见来明确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并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如何判断医生是否存在诊疗失误?
判断医生是否存在诊疗失误,主要依据的是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患者主张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应当由患者承担举证责任。但当患者难以自行取得相关证据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具体判断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医疗行为的审查:首先需要对医生实施的具体诊疗行为进行审查,看其是否符合医学科学规律、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即是否存在违反诊疗规范的行为。
2. 诊疗结果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其次要考察医生的诊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通常需要通过医疗鉴定来确定,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鉴定。
3. 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医生的诊疗行为违反了诊疗规范,并且这种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后果,则可以认为医生存在诊疗失误(过错)。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七条:“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因果关系认定等问题。
病患权益受损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诊疗过失,必须根据具体事实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审查和判断。对于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建议患者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便准确地界定责任主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智慧库。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