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法律对合同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有何规定?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02 浏览:
导读:对于合同违约金和实际损失的差距,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旨在防止违约金过高或过低,以确保公平交易。如果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可能需要调整;如果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债权人有权要求赔偿实际损失。

法律对合同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差距有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意味着,违约金应与实际损失相适应,不能过分偏离,否则可能被法院调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合同违约方能否以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

违约金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和补偿。如果违约金的数额明显高于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违约方是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的。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如果违约金确实超过了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减少违约金。但具体是否能减少,以及减少的程度,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规定了合同违约金应与实际损失相匹配,以防止过度惩罚或不足补偿。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调整,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智慧库。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