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适用吗?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7-29 浏览:
导读: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意指在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这一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那么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适用吗?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适用吗?

  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是适用的。这一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在刑事诉讼领域。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规定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即在未经审判证明有罪之前,不得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视为有罪。此外,我国法律还规定了控方举证规则,即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虽然我国法律并未完全照搬国际上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所有要素,如沉默权等,但在司法实践中,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得到了贯彻和体现。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会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案件的认定基于确实、充分的证据,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适用吗?

无罪推定原则与有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

  无罪推定原则与有罪推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审判前的法律地位认定不同。无罪推定原则认为,在未经审判证明有罪之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被推定为无罪;而有罪推定则相反,它认为在未经审判之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就已经被视为有罪。有罪推定大多存在于实行欧陆法系(大陆法)的国家及地区,而我国实行的是无罪推定原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以上是关于“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适用吗?”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