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发货的违约金赔付标准需分情况确定:
合同约定优先:若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金比例(如订单金额的5%-10%),商家应按约定支付,但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请求法院调整。
法定赔偿兜底:无合同约定时,消费者可主张实际损失赔偿,包括因延迟收货产生的额外费用(如紧急替代采购差价),需提供证据证明。
平台规则补充:部分电商平台规定,商家未按约定时间发货需支付订单金额10%的违约金,最高100元,最低5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步骤申请退款:
协商沟通:通过平台聊天窗口或客服电话联系商家,明确要求退款并保留沟通记录。
平台介入:若协商无果,向电商平台提交投诉,上传订单信息、沟通记录等证据,要求平台督促退款。
法律维权:对平台处理结果不满或涉及金额较大时,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法院起诉,主张退款及违约金。
自动退款:部分平台规定,商家超时未发货系统将自动触发退款流程,消费者需关注账户动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以上则是关于“商家责任”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