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阴阳合同属于逃税的违法行为。
税务机关一旦发现,可根据该法对双方偷逃税款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若交易双方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还有可能构成偷税罪,面临刑事处罚。
阴阳合同不一定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
而阴阳合同通常是为了逃税等目的而签订,并非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如果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阴阳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此时,受损方可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
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需区分看待。
阳合同是对外公开且体现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可能被认定无效。
阴合同是当事人私下达成、反映真实意思的合同,若其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具备合同生效要件,则具有法律效力。
签订阴阳合同存在法律风险,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旦产生纠纷,阴合同能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但也可能因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或存在其他无效情形而失去法律效力。
阴阳合同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包括逃税、诈骗以及合同效力等多个方面。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签订阴阳合同等违法行为。在商业交易中,应坚持诚信原则,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