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贿罪定罪标准:三万元为基准,六类情形一万元即入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个人行贿罪的定罪标准分为两类:
1、数额型标准: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直接构成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情节型标准: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但存在以下六类情形之一的,同样以行贿罪论处:
向三人以上行贿;
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
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
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并实施非法活动;
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
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解释》第七条:明确上述数额与情节的双重标准,填补了小额行贿但情节恶劣的立法空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及《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举报行贿行为:
1、电话举报:拨打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或公安机关举报专线12389,提供行贿人信息、时间、地点及证据线索。
2、网络举报: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提交加密举报材料,系统自动生成举报编号供查询进展。
3、信函举报:邮寄书面材料至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或属地纪委监委,需注明“举报信”字样并密封。
4、现场举报:前往属地检察院或纪委监委信访接待窗口,当面陈述并提交证据,工作人员将依法保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举报。
《举报人保护规定》第六条:严禁泄露举报人信息,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及第八十九条,行贿罪的追诉期限依据法定最高刑确定:
1、一般情形:
行贿20万元属于“情节严重”,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期为十年。
即自犯罪终了之日起十年内,司法机关均可立案侦查。
2、特殊情形:在追诉期内又犯罪,或存在以下行为,追诉期不受限制:
司法机关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
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未立案。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五年;但行贿罪“情节严重”的法定刑为五至十年,故追诉期为十年。
《刑法》第八十八条:明确追诉期延长的两种情形,防止犯罪分子通过逃避手段规避制裁。
2025年,我国对行贿罪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强,定罪标准更趋严格,举报程序更加规范,追诉期限的适用也更为明确。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