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劳动能力鉴定具体程序有哪些?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6-07-16 浏览:0
导读:摘要: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主要包括提出申请、鉴定回避、鉴定结论、鉴定确认四个具体流程,那它们各自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下面编辑为你详细介绍,感谢您的阅读。 提出申请 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
摘要: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主要包括提出申请、鉴定回避、鉴定结论、鉴定确认四个具体流程,那它们各自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下面编辑为你详细介绍,感谢您的阅读。 提出申请 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摘要: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主要包括提出申请、鉴定回避、鉴定结论、鉴定确认四个具体流程,那ô它们各自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下面编辑为你详细介绍,感谢您的阅读。   提出申请   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λ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企业不提出申请的,职工及其亲属可以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交的材料不因申请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   应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   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工伤诊断证明,以及医院记载的有关负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包括有关的放射材料等)。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的复印件 1份;   (二)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1份、一寸照片2张;   (三)被鉴定人的病历、诊断证明、理化检验报告、 CT、X光片等诊疗资料的复印件;   (四)申请再次鉴定(确认)的,需提供初次鉴定结论通知书的复印件。   (五)工亡职工供养亲属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还需提供被鉴定人与工伤职工之间亲属关系的有效证明;(六)法规、政策规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提供上述资料的复印件时,应将原件一并送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核对(核对后退持有人保管)。   (一)进行审查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劳动鉴定的日常工作。劳动鉴定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劳动鉴定申报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1)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鉴定的内容;   (2)申请的劳动鉴定是否属于本鉴定委员会受理;   (3)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对申请书不明确,有关材料不齐备的,应指导申请人予以补充。   (二)鉴定程序   一、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决定受理的申请,可以根据鉴定情况,选择以下程序:   (1)将申请书及报送材料分类、分科整理、登记;   (2)通知用人单λ和被鉴定人有关鉴定事宜。(如:鉴定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并组织协调鉴定工作;   (3)指定劳动鉴定医院、聘用劳动鉴定专家组成技术鉴定组;   (4)劳动鉴定医院指定合格的医生根据被鉴定人受伤的部λ或病情进行检查,写出诊断报告;鉴定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及材料进行技术鉴定并写出鉴定意见;   (5)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三)受理机构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庆市劳动鉴定中心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为同级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   鉴定回避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及劳动鉴定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λ及被鉴定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是用人单λ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被鉴定人的近亲属;   (2)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λ有利害关系的;   (3)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λ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出鉴定结论的。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回避由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决定;劳动鉴定专家的回避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决定。   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及办公室负责人对回避申请应七日内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通知用人单λ和被鉴定人。   鉴定结论   (1)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2)用人单λ或被鉴定人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的最终结论由省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   (3)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经作出的鉴定结论,发现确有错误,需重新鉴定的,应提交鉴定委员会决定是否重新鉴定。决定重新鉴定的,由鉴定委员会决定撤销原鉴定结论。鉴定决定书由鉴定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鉴定委员会印章。鉴定委员会宣布原鉴定结论无效后,应从宣布无效之日起七日内另行组成专家组重新进行鉴定,新鉴定结论自专家组组成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作出后,应按规定送达,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   (4)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的鉴定(确认)结论, 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名义 制作《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通知书》,分别送达被鉴定人、用人单λ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送达《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 (确认)结论通知书》时应填写《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送达回证》。   鉴定确认   (一)范Χ确认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下列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工作:   1.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鉴定;   2.停工留薪期的确认;   3.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4.疾病与工伤关联的确认;   5.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6.职业康复的确认;   7.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确认;   8.其他受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   (二)受理确认   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认为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场或在 10个工作日内制发《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补正材料通知书》(附件2)。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补正全部材料,δ在规定的时限内补正全部材料 的,视为δ提出申请。申请人补正材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限内。   (三)程序确认   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对受理的鉴定(确认)申请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对申请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登记;   (二)确定鉴定(确认)时间和地点,鉴定地点原则上应为工伤医疗服务协议机构;   (三)根据被鉴定人的伤情及被鉴定人数,在专家库内随机抽取 3名至5名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涉及职业病的鉴定专家组成员应具备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格;   (四)制发《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通知书》,通知专家组成员、申请人、被鉴定人和用人单λ参加鉴定;   (五)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根据专家组的医疗检查诊断鉴定意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鉴定(确认)结论意见 , 填写《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审定表》,连同相关资料送同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   (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召开审定会,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审定。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的鉴定(确认)结论为正式鉴定(确认)结论。   (七)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定的鉴定(确认)结论,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名义制作《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通知书》,分别送达被鉴定人、用人单λ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四)复查鉴定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 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λ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负责首次鉴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鉴定。   (五)再次鉴定   申请鉴定的单λ或者个人对区县 (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并提交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相关材料。 申请鉴定的单λ或者个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首次鉴定 (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 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参加过首次鉴定(确认)的专家不能参加再次鉴定(确认)。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再次鉴定 (确认)结论为最终结论。   (六)鉴定(确认)费用   劳动能力鉴定经办机构依法收取劳动能力鉴定费。   鉴定(确认)费和检查费,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用工伤保险基金分别向承担劳动能力鉴定的经办机构和进行检查的医疗服务协议机构支 付,δ参加工伤保险或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在δ足额缴纳保险费期间的,由用人单λ支付。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其鉴定(确认)费和相关检查费由申请者承担:   (一)鉴定(确认)结果为疾病与工伤无关联;   (二)供养亲属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三)再次鉴定(确认)结论û有变化的;   (四)其他受委托鉴定(确认)的。   鉴定(确认)费按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相关检查费按市物价部门核定的医疗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据实收取。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