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无预告解雇,如何主张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雇主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和条件。如果员工被无预告解雇,通常被视为违法解雇。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要求经济赔偿:如果雇主未能提前通知或者支付代通知金,员工有权要求雇主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此外,对于违法解雇,雇主还需支付经济赔偿金,标准是每满一年工龄支付两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 恢复劳动关系:如果员工愿意继续工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恢复劳动关系。
3. 其他索赔:如果因解雇导致其他损失,如失业期间的生活费,员工也可主张索赔。
相关法条: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七条、八十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规定。
孕妇能否因特定原因被合法解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孕妇属于特殊群体,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雇主不能因为孕妇的怀孕状态而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
1.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3.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4.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5.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五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与孕妇的劳动合同,但这并不包括因怀孕本身作为解雇的理由。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面对无预告解雇,员工应保持冷静,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解雇通知等,然后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直接负责人提出异议。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律的保护下,每位劳动者都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困扰着您?大律师网汇聚全国各地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