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2025年劳动仲裁不予受理6个条件有哪些?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7-11 浏览:
导读:在劳动争议解决体系里,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化解矛盾的关键途径,凭借其专业性与高效性,成为多数纠纷的首选解决方式。但受法律规定与程序要求所限,并非所有争议都能顺利进入仲裁程序。深入了解不予受理的具体条件,以及在遭遇不予受理时如何寻求进一步救济,对双方依法维权、减少纠纷损耗至关重要。

2025年劳动仲裁不予受理6个条件有哪些?

  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受理需满足法定条件,若不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能被裁定不予受理:

  1. 主体不适格

  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如退休返聘人员与单位未形成劳动关系、自然人雇佣等非劳动关系情形)。

  2. 争议不属于仲裁范围

  争议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如纯民事合同纠纷(如劳务报酬纠纷未涉及劳动关系)、行政争议等。

  3. 超出仲裁时效

  劳动者未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且无法证明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的法定情形。

  4. 申请材料不完备

  申请人未提交符合要求的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证据材料,或未按规定补正材料,经书面通知后仍不履行。

  5. 争议已处理或正在处理

  同一争议已由仲裁委员会作出生效裁决,或已进入诉讼程序,或双方已达成书面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6. 其他法定情形

  如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如合同约定仲裁地与实际履行地不符且未达成补充协议)、申请人撤回申请后无正当理由再次申请等。

2025年劳动仲裁不予受理6个条件有哪些?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可以行政复议吗?

  不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但可通过以下途径救济:

  1. 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对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通知不服的,申请人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法律赋予的直接救济渠道,诉讼程序将独立审查案件实体与程序合法性。

  2. 行政复议的例外情形

  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决定被认定为行政行为(如涉及程序违法、滥用职权等),且该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理论上可依据《行政复议法》申请复议。

  但实践中,劳动仲裁属于准司法行为,通常不被纳入行政复议范围,故此类情形极为罕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