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11-14 浏览:
导读: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达到法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况就会予以立案,例如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非法行医。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因为,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既对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又对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时会伤残直至死亡是明知的,所以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对病人的伤残、死亡采取了漠然视之,听之任之的放纵态度。大律师网为您分析解答。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

  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行医怎么举报?

  向当地卫生局、卫生防疫站、城管、工商执法站、派出所等政府部门举报。

  拨打信访、投诉部门和市卫生计生热线12320,或非法行医热线12356进行举报。

  举报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非法行医行为信息,如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可能的违法事实等,以便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对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则需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违反本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