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改革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弹性原则”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多元需求。
1.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男性原退休年龄为60周岁,调整后目标为逐步延迟至63周岁。延迟节奏为2025年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用15年完成过渡。
女性原退休年龄为50周岁群体(如工人岗),调整后目标为55周岁,延迟节奏为每2个月延迟1个月;原退休年龄为55周岁群体(如管理岗),调整后目标为58周岁,延迟节奏为每4个月延迟1个月。
2.新规最大亮点是引入弹性退休机制,退休年龄从“固定节点”变为“弹性区间”,职工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延后退休:
满足最低缴费年限(2029年底前为15年,2030年起逐步提高)后,可自愿提前1~3年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55岁)。职工如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必须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正式告知所在单位。
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必须到龄退休,不得申请弹性延迟。此类岗位需保证“新陈代谢”,避免权力集中与财政负担加重。
3.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高:
从2030年1月1日起,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若退休时缴费不足,可延长缴费或一次性补缴。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增加1%,个人账户积累更多。
从2025年1月开始,中国的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这一政策一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延迟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
目前来看,2025年开始的延迟退休政策,暂时不会改变现行养老金计发月数标准。计算方法为用两个相邻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之间的差额除以12,得到每延迟1个月减少的计发月数,再用该数值乘以延迟的月数,最后用小年龄整岁对应的计发月数减去该结果。
例如参保人员选择延迟退休,计发月数会因为退休年龄增加而自然减少。比如50岁退休是195个月,51岁退休是190个月,55岁退休则是170个月。
至于那些延迟不到整年的情况,比如延迟1个月、几个月,该怎么算,这部分内容官方还未明确。政策出台后,关于如何优化计发月数的问题,未来可能还会调整。毕竟,延迟退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细节。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