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工资的性质:
实习工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工资”,而是一种劳动报酬。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主要是为了获取实践经验和学习机会,而非以提供劳动为主要目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实习生,因为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并未建立劳动关系。
2.实习工资的确定:
实习工资的数额通常由用人单位根据实习生的实习岗位、工作内容、实习时间以及单位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虽然没有明确的最低工资标准,但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实习工资合理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侵犯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3.实习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区别: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而设定的,是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
实习工资则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因为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约束。
一、应届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根据2025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及司法解释:
首次用工情形: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超过1个月未签,需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满1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合同到期续签: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在1个月内与劳动者协商续签,逾期未签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二、应届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签订时间:
已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可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签署。
若在毕业前以实习生身份工作,需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报酬等,但实习协议不等同于劳动合同。
合同内容:
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关键条款。
应届生需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社保缴纳:
根据2025年劳动法新规,社保缴纳范围首次明确包含试用期员工。用人单位需为应届生缴纳社保,否则将面临应缴数额1-3倍的罚款。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