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2024年什么情况下公安部门必须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发布时间:2024-04-16 15:18:06 浏览:0
  公安部门必须启动刑事立案程序的情况主要涉及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的发生。一旦接到报案或者发现相关线索,公安机关有责任对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什么情况下公安部门必须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立即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意味着,当存在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部门必须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刑事立案的标准与刑法中的罪名有何关联?

刑事立案的标准与刑法中的罪名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的起点,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犯罪事实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立案侦查或审判的行为。而刑法中的罪名则是规定何种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对应犯罪的法定刑罚。

在刑事立案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是否存在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涉嫌的行为符合刑法中某一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时,才能进行刑事立案。例如,如果有人涉嫌盗窃,那么公安机关需要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来判断是否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事立案的标准主要依据刑法中的罪名来确定,只有当涉嫌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才能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同时,不同的罪名会对应不同的立案标准和量刑范围。

公安部门启动刑事立案程序的条件是存在可能的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程序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有效地打击和预防犯罪。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利器!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