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就发表了一份发展预测报告称,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增长极将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在这份发布于6月28日的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印度GDP增速将达到7.72%,中国GDP增速则放缓至4.41%。
报告中2015年的新增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额出现下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经济复杂性排名也首次下降了四位。
什么是经济复杂性(Economic Complexity)?报告称, “经济复杂性描述的是国家出口中体现的生产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通过增强这些能力来进一步多样化的容易程度。”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现代化、精细化产品所需的技术知识增加,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超越其他国家。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的经济复杂性排名高于印度,但已下跌四位至全球23位。而印度虽位于第46,但在政治,制度,地理和人口方面更为多样,这使它拥有了更多生产多样化的空间。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缩小了其复杂性与收入之间的差距,而这是增长放缓的预兆。增长预测显示中国仍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在未来十年中增长率为每年4.4%,相较于当前放缓显著。
报告指出,印度未来发展的潜力,主要来源于其多样化生产和出口的潜力。现今印度正努力让出口多元化,包括化学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较复杂的行业。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国际发展中心主任Ricardo Hausmann表示,如今主要的石油经济体都因仰赖单一的天然资源,而陷入泥沼,“但在生产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方面,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已经积累了新的潜能,未来几年将会实现更大的增长。”
不少印度网友在文章下方热情跟帖,其中最常见的论调是这样的↓
“如果现任政府再干两届,印度无疑会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
“我们印度人早就知道啦!当今世界终将承认,我们才是重要人物(leading light)。莫迪总理当初做出的开创性的决策彻底改变了局势,我们正在得到回报。”
“这只是开始,最好的还未到来。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甚至还有人激动地表示,要“抵制中国货(boycott Chinese good)”。
外媒:要击败中国,先成为中国
2003年,哈佛商学院的黄亚生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塔伦·卡纳曾在美国《外交政策》刊文称,印度最终会超越中国,因为中国经济依靠善变而不可靠的外国投资和技术驱动,而印度主要靠国内储蓄和创业精神驱动。
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印度出现加速,黄亚生和卡纳的预言就有可能成真。而哈佛大学这篇研究报告,遵循的也是这一逻辑。但实际上,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早在2015年初,《外交政策》网站又刊登了文章《击败中国,首先要成为中国》,称印度经济增长超越中国的前提,是效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前媒体报道,印度在2015年初调整了GDP的计算方式,如果按照新的计算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国家GDP都会被抬高。受此影响,再加上2016年英镑下跌的助攻,2016年底《福布斯》杂志发布一则报告显示,印度的GDP总量已超过英国。这一消息当时引发了印度国内媒体的欢呼。 (如有法律问题点击大律师网在线客服免费咨询)
(编辑:chanchan)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