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规章制度公示流程有哪些?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0-12-16 浏览:
导读: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予以辞退”,但是实际上要以这样的方式辞退员工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是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情节要达到“严重”,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法律规定且程序上不出错。大律师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那么,什么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规章制度公示流程有哪些?下面,一起阅读了解吧。

什么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规章制度公示流程有哪些?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根据199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公司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

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规章制度公示流程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4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据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在解决劳动纠纷时必须具备合法的条件和制定程序才能适用。

  用人单位如果依据法律规定,依法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了内部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则该规章制度是有效的,对用人单位有约束力。同时,该规章如已经向劳动者公示了,则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可依此为依据,作为对法律、法规的细化和补充。但是,如果该规章制度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情形的,例如损害了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不合理地加重了劳动者的义务或者免除了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的责任的,则该规章制度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

规章制度公示流有哪些?

规章制度能作为审理的依据吗?规章制度公示流程有哪些?

  规章制度制定后,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必须经过公示才能作为处理依据,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规章制度公示与告知的方法与技巧:

  1、直接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在劳动合同中专款约定“劳动者已经详细阅读,并愿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让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

  2、将规章制度以手册形式发给员工,交由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用人单位应保留规章制度的发放证据。

  3、将规章制度放在公司网站上由员工浏览,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记录员工浏览规章制度的情况。

  4、将规章制度在厂区公共区域将规章内容全文公告,并且将规章制度的公示现场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备案。

  5、将规章制度发到员工个人邮箱里,保留发信记录。

  6、将员工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作为考核项目,定期或者不定期考核员工对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记录规章制度考核结果并让员工签字确认。

  7、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或者组织全体职工对规章制度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让员工在规章制度学习培训报到表上签名。

  8、可以进行相应规章制度的考试,并保留规章制度的试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