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发生到判刑的程序流程,主要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四个阶段。现简述如下:
1、立案
有侦查权的机关接到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犯罪线索,经过初查,认为符合了“有犯罪行为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时,应当予以立案侦查。这是公诉案件刑事追述的程序起点。
2、侦查
有侦查权的机关立案后,采取以一系列法定侦查行为,搜集有罪和无罪证据以及定罪量刑证据,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的刑事司法活动。侦查阶段可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3、审查起诉
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将案件整体移送到公诉机关,进行审查后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程序。在我国专门由检察院负责。期间可能会发生退回补充侦查等等程序倒流和不起诉等情形。
4、审判
有管辖权的机关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启动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合议庭合议等法定程序,得出判决的程序。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上述这一系列程序,在一审宣告后10日内无上诉抗诉,或者二审判决宣判后,有效判决就产生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犯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程度的会被判处死刑。根据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被告人的行为触犯刑法规定的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且行为性质极其恶劣;
(2)是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情节特别严重,且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
(3)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
案子到了检察院一般一个月能结案。案件由检察院移交到法院后,法院一般两个月内宣判。如果检察院认为没有起诉的必要的话,就可以结案。公安,检察院,法院是刑事诉讼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可以结束刑事诉讼,一般案子都是法院结案。除非检察院决定不起诉,那样的情况少,检察院结束的方式是,退回公安部门建议撤销案件不起诉处理。刑事案件通常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以上就是关于犯罪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