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如果案件的证据足够充分,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则取保候审不起诉的机率较低;如果案件的证据不足,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则取保候审不起诉的机率较高。因此,取保候审不起诉的机率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对取保期间犯罪嫌疑人的起诉是不可预测的,要看公诉机关提供了什么证据来判断,如果符合不起诉的条件,就不予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一年到期后公安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将会面临被拘留的风险。因此,在取保候审一年到期后,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从而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官网400电话进行咨询:400-6686-166,或者到大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