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呢?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3-12-15 浏览:
导读:离婚诉讼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或双方提出离婚,并由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的诉讼过程。那么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呢?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呢?

  离婚诉讼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1、起草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包括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身份证等。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符合立案条件的会通知缴纳诉讼费用。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开庭审理案件。

  7、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8、如果不服法庭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裁定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书生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呢?

离婚诉讼一般多久判决离婚?

  在离婚诉讼中,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当然,如果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需要延长的,可以经批准延长。

  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感情状况、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作出相应的判决。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分居满两年,或者存在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可能会判决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以上是关于“离婚诉讼需要哪些程序呢?”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