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侵权邮件、短信等通信记录应如何正确收集?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2-20 浏览:
导读:在处理涉及侵权邮件、短信等通信记录的案件时,正确收集证据至关重要。这包括确保证据的真实、合法、有效,并遵循法定程序进行获取和保存。本文将阐述此类通信记录的收集步骤、法律要求以及相关回答。

侵权邮件、短信等通信记录应如何正确收集?

1. 保持原始性与完整性:收集侵权邮件或短信时,应保持其原始状态,不得修改、删除任何内容,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对于电子数据,如邮件、短信等,可以采取截图、录屏、下载并使用公证机构固化等方式来固定证据。

2. 合法途径获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5条的规定,证据应当通过合法手段取得。收集通信记录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能侵犯他人隐私权或其他合法权益。

3. 证明来源和形成过程:在举证时,需要明确说明通信记录的来源,例如,如果是手机短信,需证明该手机号码属于侵权人所有;如果是电子邮件,需证明邮箱账号归属,并展示通信记录的完整链条。

4. 公证取证:为增强证据效力,可以通过公证机关对收集通信记录的过程进行公证。公证后的证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更易被法院采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

实物侵权证据应如何合法采集和保存?

实物侵权证据是确认侵权事实、确定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其合法采集和保存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首先,实物证据的采集必须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尊重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其次,实物证据的采集应确保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得篡改或损毁。再者,实物证据的保存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如防止丢失、损坏,并且需要明确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方式、过程以及保管人等详细信息,以保证证据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其中,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存在、形状、特征、质量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0条指出:“当事人提供物证的,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3. 同样,《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二条也规定了对物证的收集和保全要求:“收集、提取物证,应当制作笔录,记载物证的名称、特征、数量、质量、规格、来源、位置以及提取时间、方法、过程等,并由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

在实际操作中,实物侵权证据的采集和保存应当严格遵守以上法律规定,确保整个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如何有效留存他人侵权的电子证据?

在处理知识产权侵权、网络侵权、合同纠纷等各类案件中,电子证据因其具有易更改、易消失、不易直观等特点,其有效留存对于证明案件事实至关重要。要有效留存他人侵权的电子证据,主要需确保以下几点:

1. 完整性和真实性:电子证据必须保持原始状态,未经任何篡改或删减,这是电子证据被法庭采纳的基础。在收集过程中,应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抓取和固定,如时间戳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合法性和关联性:获取电子证据的方式必须合法,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隐私权、通信秘密等。同时,所保存的电子证据内容需与待证事实紧密相关。

3. 证据链的形成:除了单一的电子证据外,还需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包括证据来源、获取过程、存储方式以及如何证实该电子证据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4. 及时性:发现侵权行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全电子证据,防止因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等原因导致证据灭失。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电子数据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要求其“应当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对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程序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能够保证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在实务操作中,建议在发现侵权行为时,尽快联系专业的律师或取证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电子证据的留存,以提高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正确收集侵权邮件、短信等通信记录是维护自身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务必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或公证机构的帮助,以便在诉讼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大律师网,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