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赔偿义务人应承担哪些财产损害?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2-20 浏览:
导读:赔偿义务人在侵权行为或其他法定事由导致他人财产损害时,应承担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恢复原状所需费用、实际损失的价值、因损害产生的合理额外支出以及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

赔偿义务人应承担哪些财产损害?

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义务人对造成的财产损害应当全面、充分赔偿。首先,对于直接受损部分,例如实物资产的毁损、灭失,赔偿义务人需按照受损财产当时的市场价格或修复至原状所需的合理费用进行赔偿。其次,间接损失亦在赔偿范围内,如由于财产损害导致的权利人收入减少、经营成本增加等。此外,权利人为防止或减轻损害而采取必要措施所产生的合理费用,以及为确认损害程度和索赔所花费的必要费用(如评估鉴定费、律师费等),也应当由赔偿义务人承担。最后,如果财产损害影响了权利人对未来可得经济利益的获取,那么这部分预期利益损失也在赔偿之列。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9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中预期收益能否主张?

在财产损害赔偿的案件中,预期收益是否可以主张,主要取决于受损财产的性质和损失的具体情况。预期收益通常是指基于现有的财产或合同关系,权利人未来正常情况下可期待获得的利益。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下,权利人确实有权就其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预期收益请求赔偿。

首先,对于合同纠纷中的财产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其次,在侵权责任纠纷中,虽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侵权行为的赔偿原则是填平损失,但在商业经营活动等特定领域,如若能够证明预期收益具有确定性和现实性,且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等相关司法解释,法院也可以支持对预期收益的赔偿请求。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使用许可费的数额,商标使用许可的种类、时间、范围及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综合确定。”(注:此处引用的法条并非直接规定预期收益,但为司法实践中对预期收益考量提供了参照标准)

预期收益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可预见性、确定性、直接因果关系)下,无论是在合同纠纷还是侵权责任纠纷中,均有可能作为财产损害赔偿的一部分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间接财产损失是否纳入赔偿范围?

间接财产损失在法律上通常是指因直接损害行为而引发的、并非直接体现在物质形态上的经济损失,如利润损失、经营中断损失、机会损失等。对于间接财产损失是否纳入赔偿范围,我国法律规定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而是根据具体的案件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在侵权责任法领域,一般原则是遵循“填平”原则,即赔偿数额应以实际损失为准,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能证明间接损失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该损失是可以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间接财产损失有可能被纳入赔偿范围。

在合同法领域,如果合同中有约定间接损失的赔偿,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间接财产损失可以要求赔偿。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在实际操作中,间接损失的认定及赔偿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支持,且必须符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同时,不同类型的案件可能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具体赔偿范围需结合案情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

赔偿义务人在面对财产损害赔偿时,不仅需要对受害人的直接财产损失进行补偿,还应承担由此引发的间接损失及相关合理费用,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处理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时,务必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认定与计算。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疑问,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