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启动破产前的和解程序?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07 浏览:
导读:破产前的和解程序是在企业面临破产风险时,为实现债务清理、维持企业运营或者保护债权人利益而启动的一种法律机制。这一程序通常在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有挽救可能的情况下,由债务人或债权人提出申请后启动。

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启动破产前的和解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启动破产前和解程序的主要条件如下:

1. 债务人出现明显的偿债困难: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2. 有和解意愿并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债务人可以主动向人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并提交和解协议草案,该草案应包括债务清理或者债务调整的具体方案以及执行方案的保障措施等内容。

3. 和解有利于各方利益:法院审查认为和解对于维护各方权益,尤其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有可能避免破产清算的发生。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五条:“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

和解协议能否阻止破产解散的发生?

和解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破产解散的发生。当企业出现破产原因时,债权人或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并经由法院裁定认可后达成和解协议。根据该协议,债务人可以通过延期或者减少债务的方式避免立即破产清算,从而有可能挽救企业,防止其进入破产解散程序。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和解协议都能绝对阻止破产解散。如果债务人在达成和解协议后,仍未能按照协议履行义务,或者其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导致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仍有权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外,法院在审查和解协议时,也会考虑其是否公平、合理,以及是否有实际执行的可能性等因素。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

2. 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申请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裁定和解,并予以公告。”

3. 第九十七条规定:“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予以公告。”

4. 第九十八条规定:“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和解协议自人民法院裁定认可之日起生效。债务人应当按照和解协议的规定履行义务。”

5. 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使达成和解协议,若债务人未按约履行,债权人依然可以要求其他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甚至在必要时再次申请债务人破产。

破产前的债务重组能否避免企业破产?

破产前的债务重组,是指企业在面临财务困境、可能走向破产清算的情况下,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达成协议,调整原有的债务结构、降低债务负担、改善经营状况,以期实现企业持续经营和重生的过程。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企业破产。

首先,债务重组能够缓解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通过延长还款期限、减少本金或利息、转换债权为股权等方式,使得企业有更充足的现金流进行日常运营及结构调整。

其次,债务重组有助于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剥离不良资产,聚焦主营业务,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恢复企业生机。

是否能完全避免破产取决于债务重组的效果以及企业后续的经营状况。如果重组后的企业依然无法扭亏为盈,或者新的债务结构仍无法支撑企业正常运营,那么即便进行了债务重组,企业仍然有可能走向破产。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这里的“重整”即包括了债务重组的内容,是预防和化解企业破产风险的重要手段。

2. 同时,《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债权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接受清偿或者执行担保,并有权依法行使权利。”

3. 另外,《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债务豁免、债权转让、债务延期等规定也为债务重组提供了法律支持。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合理有效的债务重组对于避免企业破产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成功与否还受到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市场环境以及债务重组方案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企业出现明显的偿债困境但仍具备一定的挽救可能性时,通过依法提出和解申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和解协议草案,可以在法院的监督下启动破产前的和解程序,以期实现债务重组、企业自救或最大化地保护债权人利益。我们建议企业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服务,以便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应对财务危机,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或有序退出市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