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可以报警吗?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4-03 浏览:
导读: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时可以报警,并且有相关法律条款为打击网络攻击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及时报警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保护网络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网络攻击处理”的相关问题。

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可以报警吗?

  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时可以报警。报警是应对网络基础设施受到攻击的重要法律手段,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一、报警的必要性

  网络基础设施,如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因此,当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时,及时报警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报警的途径

  当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通常为110)进行报案。报案时应简要陈述网络被攻击的情况,包括攻击时间、方式、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存在的证据等。

  三、报警后的处理流程

  接警与初查: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会立即进行初查,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判断是否属于网络攻击案件。

  立案侦查:如果案件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立即立案侦查,收集证据,追踪攻击源头。

  技术鉴定:对于涉及技术问题的案件,公安机关会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以确定攻击手段和方式。

  法律制裁:根据调查结果,公安机关会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包括刑事拘留逮捕、起诉等程序,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二十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二十五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第三十八条:本法所称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四)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的网络攻击、侵入、干扰、控制、破坏等活动;……

网络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可以报警吗?

网络攻击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网络攻击可能涉及的违法行为及其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如下:

  一、网络攻击可能涉及的违法行为

  寻衅滋事罪:

  当网络上的攻击行为达到恶劣程度,如持续发布侮辱、诽谤性言论,对他人名誉造成严重损害,或引发社会恐慌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侵入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数据,或者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也构成此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如果后果严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治安管理处罚:

  若网络攻击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已对他人造成一定影响,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或罚款。

  二、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解读

  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第二十五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以上则是关于“网络攻击处理”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