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强行降薪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4-19 浏览:
导读:强行降薪是指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且未经过劳动者同意的行为。关于“强行降薪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强行降薪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

  强行降薪的行为违反劳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包括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和方式。用人单位单方面强行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劳动者不同意,用人单位强行降薪的行为就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报酬,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强行降薪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

公司降薪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

  公司无故降薪,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理由单方面降薪,属于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或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以上是关于“强行降薪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